PLC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,它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之上,即通过执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实现的。CPU是以分时操作方式来处理各项任务的,所以它属于串行工作方式。
PLC工作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三部分:
第一部分是上电处理。机器上电后对PLC系统进行一次初始化,包括硬件初始化,I/O模块配置检查,停电保持范围设定,系统通信参数配置及其他初始化处理等。
第二部分是扫描过程。PLC上电处理阶段完成以后进入扫描工作过程。
第三部分是出错处理。PLC每扫描一次,执行一次自诊断检查,确定PLC自身的动作是否正常,如检查出异常时,CPU面板上的LED及异常继电器会接通,在特殊寄存器中会存入出错代码;当出现致命错误时,CPU被强制为STOP方式,所有的扫描便停止。
PLC是按集中输入、集中输出,周期性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工作的。每一次扫描所用的时间称作扫描周期或工作周期。在一个扫描周期中,PLC一般将完成部分或全部的以下操作:
读输入→处理通信请求→执行逻辑控制程序→写输出执行→CPU自诊断。PLC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这些动作过程一直到关机。
当PLC上电后,处于正常运行时,它将不断重复扫描过程,并不断循环重复下去。分析上述扫描过程,如果不考虑远程的服务要求,这样扫描过程就只有“输入采样”、“程序执行”和“输出刷新”三个阶段了。这三个阶段是PLC工作过程的中心内容,也就是PLC的工作原理。